学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坚持教师兴教、人才强校战略,致力于培养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潜心育人、倾心从教的应用型一流师资队伍。通过聚焦“引育留用”关键环节,全力推进应用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。
一、精准引才,汇聚教育精英
学校秉持“人才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,积极拓宽引才渠道,以良好的发展平台、优厚的待遇条件和广阔的职业前景,吸引了一批批怀揣教育梦想的优秀人才,为师资队伍注入了强劲的活力。2021年以来,共引进博士60人。同时,学校注重人才的学科专业匹配度,确保引进的人才能够迅速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,为应用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二、精心育才,提升专业素养
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引领和专业成长,通过完善的培养体系和丰富的培训资源,精心培育每一位教师。充分利用国家三线建设史、校史和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师德实践基地,引导教师厚植扎根攀西、服务地方、潜心育人的教育情怀,激励教师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,全力培养契合基层一线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,为地方建设注入教育力量。注重教师学历提升,不断优化成长激励措施,2021年以来,在职博士毕业51人,专任教师博士占比达到32.52%。通过邀请教育专家、行业精英来校授课,为教师提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指导。此外,学校还注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,鼓励教师深入企业、行业一线,参与实际项目,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深入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,帮助教师精准把握行企业发展动态。引导教师紧扣区域特色产业需求,科学选定研究领域与方向。依托龙头合作企业,组织开展工程实训,深度研习实际工艺流程与技术,精准锚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。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团队建设,广泛吸纳青年人才参与团队研究,激发创新活力。鼓励青年教师考取行业资质证书与技能合格证书,提升专业实践能力,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比达45.37%。


三、用心留才,营造温馨环境
学校用心打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。学校不断优化校园环境,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科研平台,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。在生活方面,学校积极协调解决教师住房、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,减少教师后顾之忧。同时,学校注重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,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,开通职称评聘绿色通道,破除发展壁垒;实施“青年菁英资助计划”,探索推行年薪工资制,优化完善教师荣誉体系,定期组织开展明德奖表彰、突出贡献奖励,推动党员干部与一线教职工常态化沟通交流,让教师在long8唯一官方网站能够实现自身价值,感受到家的温暖,从而安心从教、热心从教、舒心从教。

四、科学用才,激发创新活力
学校坚持科学用才,构建应用型一流师资发展生态,全方位赋能教师成长。根据教师专业背景、研究方向和教学能力,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优势和特长。围绕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、阳光康养胜地建设及共同富裕试验区等发展需求,积极搭建科研创新与技术转化平台,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。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、团队合作,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,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。学校还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,促进教师与企业、行业的深度合作,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,激励教师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,全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

学校通过“引育留用”四维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实践,逐步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潜心育人、倾心从教的应用型一流师资队伍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,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,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(编辑/郑洪艳;审核/方青松 王军)